媒体关注
“深港通”开通,上实城开港股红筹之路开启新篇章
[2016-12-06]
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通,上实城开(0563.hk)作为「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已被纳入深交所公布的符合资格之上市公司名单,为国内投资者成功建立投资渠道。随着集团5年规划四大战略板块进一步落地,“产融结合”如虎添翼。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根据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11月25日联合发布的公告,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于12月5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的大桥全面通车,同时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确立,标志着从今天开始,‘股票通’国家战略在股权二级市场层面已基本完成布局,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深港通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融通。
上实城开(0563.hk),资产优质,重估价值高,深港通实力股之一
作为入选「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上实城开作为上海优质国企开发商的实力一直有目共睹,随着深港通开启,集团于财务、土地储备等方面进展将引更多资本市场关注。11月广发香港授予上实城开“买入”评级,目标价2.8港元,广发香港认为,由强大的母公司(上实控股)支持,坐拥上海优质的土地储备,即使以保守的市场价评估,公司的上海土地储备价值已远超现股票市值。
2016上半年上实城开总收入增长13.1%,达24.6亿港元,不仅合约销售金额同期倍升(同比攀升119.1%),期间本公司应占溢利、现金水平、净负债比率等重要财务指标均实现进一步改善,入账毛利率与去年持平达33.6%维持于同业高位,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73.8%,业绩靓丽。
集团除已较成熟的住宅开发外,投资性物业亦渐见规模。集团位于上海的todtown天荟住宅部分有望于明年开售,属内地首个地铁上盖综合发展项目,地处上海的城市副中心,靠近主要铁路线。该项目由集团旗下上海城开、新鸿基及上海市政府三者共同开发。而滨江城开中心等地标式投资性物业相继落成,加上正在调整升级的上海世贸商城,及已试营业的重庆小时代项目,将巩固完善集团投资性物业格局,带来优质稳定的租金回报。同时,集团致力开拓旗下物业管理、行业专属地产开发及金融地产投资等不同领域。
上实城开主席季岗表示,此次入选港股通名单,正值集团的战略元年,相信境内流到香港资金将进一步增加,利好香港股市,有望推动上实城开股票的流动性;而另一方面,集团将通过深港通进一步吸引国内资金,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广大股东和投资者创造价值。
上实控股旗下港股红筹地产平台
借贷成本不断下降,外币债务占比进一步下降
8月底,上实城开成功发行6年期公司债17亿,利率约3.9%。时隔三个月,上实城开与银行订立利率约3.8%的30亿元人民币贷款协议,两次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上实城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拓展将注重产业基金的优化,作为整体战略的重要一环,在债权、股权以及资产配置上做出不断优化。上实城开正不断提高提升投资与运作的能力,通过良好的资产运作、时常联系和战略合作,为集团的未来建设和发展合理调配资源,提供夯实的资本基础。另外,截至2016年年中,公司外币债务占总债务比已从上年同期的约40%下调至约20%,财务状况及盈利稳固。
上实城开作为在港交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是上海最具代表性房企之一,在城开成立20周年之际对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提出未来五年【住宅开发 商业运营 城市服务 产融协同】的整体战略,即在住宅开发与商业资产开发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创新业务领域,如金融服务、城市增值服务领域等。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向轻,往金融方向发展。商业运营和产融协同成为上实城开五年规划战略重点。其中,“产融协同”是上实城开企业战略中重要的创新业务领域之一。
9月6日,上实城开商业子品牌正式成立,上实城开商业资产比例正在不断提高,未来城开商业依托集团国企的雄厚财力与专业能力,通过合作开发,项目收购等多维方式,挖掘优质商业资源,以专业资产管理确保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同时,城开商业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利用好境内外双向平台的投融资优势,深挖资本运作的潜力,重点拓展reits的实现途径,通过渐进式增持优质物业、与已有项目形成良好的项目和资产组合,在金融化、证券化的市场中积极寻求机遇。
目前,上实城开五年战略规划逐步平稳推进,“深港通”开通之后,上实城开企业发展平台将得到进一步拓展,资金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稳固,通过深入房地产产业的上下游,在资本市场借势沪港两地资本融通优势,拓展出多样化的资本运作模式,提升房地产金融领域运营能力,搭建雄厚的房地产金融投资通路。随着深港通的的开闸,资金双向开放打通,业内人士分析,将会进一步推动港股的后期上涨,为港股带来新一波利好。而上实城开在未来布局和谋划上,将积极支持未来资本市场,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投资和战略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品牌影响力也将得到更有力的提升! [2016-12-06 中国财经时报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