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媒体关注

上实集团:以金融为龙头 医药“提升”房地产“转型”
[2014-12-29]

25日上午,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伟做客“对话上海国企领导”系列访谈活动时表示,上实集团正在优化业务架构,将以金融投资业为龙头,以医药、基建、房地产和消费品四大产业为主体,不断拓展和丰富包括新能源、环保、养老等在内的新兴产业。

以金融投资为龙头“融产结合”促发展

2014年6月,上实集团斥资61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上海国际集团下属的6家类金融和房地产企业。王伟称,这一举动是与上实集团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的,类金融业务的加入,将促进上实进入融产结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而金融产业,正是“上海实业现在着力打造的龙头产业”。

“通过资本运作,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孵化、培育和推动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杠杆来放大产业能级,而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在王伟看来,通过“有进有出”的资本运作,能充分实现国资撬动社会资本的引领带动效应和资本杠杆效应。“上实的房地产基金化运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量的社会资金被引进,这样就可以利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大型综合性项目的开发。”

据王伟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融产结合”的战略,上海实业一直努力建设金融投资平台,打通金融产业链,从而能够更好的统筹集团资金,充分发挥金融的引领和撬动效应。2013年,上海实业投资成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首家融资租赁公司。2014年,上海实业成立了上海上实财务公司,收购浦东科投也草签了协议。

目前,上实旗下拥有包括投资公司、基金、融资租赁、财务公司、小贷、风投、再担保等一系列金融类企业,类金融产业链逐步完善。接下来上实金融产业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发展:扩大规模,拓宽业务,健全金融牌照等等。

医药:看好膏方市场要把药房开到医院里去

海医药是上实集团旗下一家具有完备产业链,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的药企,其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医药行业前三位,而且是内地首家“a h”医药类上市公司。其营业收入占上实集团营业收入的80%。

对于上实集团的这一战略核心板块,王伟用了“提升”两个字来概括上海医药接下来的发展思路。而这个思路的具体实施要靠“四个调整、一个延伸”。

“工”“商”结构调整。在王伟看来,药企要发展,技术是关键。接下来上药将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提高医药制造的份额。普特药比例关系的调整。在巩固普药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特效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中西药比例的调整。提高西药的比重,发展大病、流行病生物制药产品,而膏方市场的大热以及市民对养生的推崇,也让王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接下来上药将提高中成药的份额。区域结构调整。上药的尊龙体育的业务范围将从华东地区扩张,向全国布局。

而“一个延伸”则是指供应链的延伸。“以前药房都开在医院门口,现在是要把药房开到医院里去。”据王伟介绍,近两年来,上海医药已经在全国托管了60家医院药房。这一举措不但符合上海市医药分离的精神,还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房地产:从三、四线城市收缩重点布局北上广深

有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北上广深宅地成交合计突破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均价11785元/平,同比上涨55.6%,也创历史新高。

房地产业是上海实业集团的主体产业,然而,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冷热不均,面对这一形势,上实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将如何继续深入发展?对此,王伟表示,上实的房地产业接下来主要是“转型发展”,从二三线城市收缩,重点布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王伟认为,当前,全国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上实将通过一些调整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

整持有物业与出售的比例,调整商业与住宅的比例。在王伟看来,持有物业能够提供持续的、稳定的现金流,增加持有物业也更加符合投资者对房地产公司的期望。

调整房地产空间布局。根据房地产形势的变化,上实将从三、四线城市收缩,重点布局一线城市,投资优质资产。

调整经营周期,优化长周期、短周期项目配比。2013年,上海实业将徐家汇中心地块与徐汇滨江4块土地置换,从而能够加快开发,盘活资产。

此外,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总部在香港的的大型国企,30多年来,上实集团承担了上海国有大型境外企业集团和香港中资企业的双重使命,曾经为上海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作出过重要贡献。而现在,王伟认为,这只伸出去的拳头,又到了“缩回来攒劲”的时候。接下来,上实集团将进一步处理好服务上海、布局全国、面向海外的关系,积极参与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四个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2014-12-26 东方网]